(三)自主创新,突飞猛进、走向辉煌的10年(1999-2008)
进入新世纪后,我国复合材料/玻璃钢工业开始腾飞,产品产量迅速上升,机械化程度显著提高,新产品新工艺与世界同步发展,大型风机叶片、游艇、交通运输用复合材料、土木工程建筑补强用复合材料等飞速发展,复合材料大量应用于奥运场馆建设,西气东输工程,三峡工程、南水北调工程化等,截止2008年,我国复合材料年产量约295万吨,居世界第二位。比1978年增加480倍,比1998年增加约8倍。
1、原材料发展情况
2007年我国玻璃纤维年产能逾162万吨,不饱和聚酯树脂年产量115万吨,环氧树脂产量60万吨。预计2008年我国玻璃纤维年产能逾226万吨,不饱和聚酯树脂逾125万吨,环氧树脂65—70万吨。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的玻璃纤维生产国,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量与用量的国家环氧树脂产量、进口量、消费量的国家。
2、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
专门为满足我国航空航天建设急需而发展的复合材料/玻璃钢工业,在经历了50年的风雨历程,在最能发挥复合材料/玻璃钢优异性能的航空航天领域得到新的应用。神舟飞天、嫦娥探月、10号工程等,为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应用舞台,航天703所、43所、529厂,航材院、625所等单位在先进复合材料的发展应用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。
“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”荣获200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, “神舟飞船用先进复合材料主承力结构及特种无机非金属材料” 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,标志着我国在先进复合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3、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应用
上玻所是我国批参加国家科委,电力部下达研究风力发电任务的单位,先后成功试制出F3米、 F6米、F10米、F19米、F32米等多种规格的风力机叶片。2004年我国自行研发成功1MW(1000KW)风机用叶片已装机运行。2006年上半年制造成功1.5MW风机叶片,单片叶片长37.5米。北京玻璃钢研究院开发了适合我国风况的1.5MW――2.0MW风机叶片,叶片长40.25米。据统计,到2008年底,我国风机叶片生产能力5000MW,其中产能者当推中复连众公司。预计到2010年,全国生产能力将超过9000MW。
4、交通运输用复合材料
近5年来SMC、GMT模压汽车件,火车内饰件发展迅速,已建成规模化的专业生产企业10家。双层客车壁板、洗手间地面、酚醛玻璃钢风管等已成功应用。2002年“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液体成型技术及其应用研究”荣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。CNG瓶已批量装车使用,并随整车出口。2006年高阻燃低发烟SMC通过鉴定。
5、民用船舶领域用制品
1999年7月,33 m玻璃钢渔船下水,标志着我国的玻璃钢渔船设计制造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。2008年,首艘国产太阳能FRP游艇在珠海建造。
我国复合材料船艇工业的飞速发展对船艇入级和产品的标准化、规范化提出了要求,自 70 年代以来我国已制订了一系列的复合材料船艇的技术、工艺标准,我国复合材料船舰制造技术与标准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。
6、建筑领域
1999年,北玻院容积1260立方米的组合式模压SMC水箱投入使用。
2000年,冶建院在基础设施修复、更新、加固上采用复合材料,目前已构成复合材料目前极重要的应用领域。
2003年,玄武岩纤维增强电厂用混凝土冷却塔与水坝取得成功。
2006年,建筑混凝土用复合材料/玻璃钢筋材通过鉴定。
7、环保领域
2006年我国在苏州建立年产能达20万只复合材料气瓶的生产基地。中材科技(苏州)公司生产的复合材料气瓶已成为全球四大品牌之一。中国复材集团2008年年产CNG(压缩天然气)气瓶17万只基地在沈阳奠基。2006年春北京高碑店电厂烟塔合一除硫系统中,烟气管道采用ECR纤维增强乙烯基酯树脂制作的玻璃钢管,直径达7m,以立式缠绕机与卧式缠绕机现场制造,质量甚得好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