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广东,晨宝搬了,华迅搬了,福田正在搬;
在浙江,中侨即将要搬,天和不搬也要搬;
在天津,已经搬了,合材正在搬,能否最后搬成,还在两可之间;
在江苏,长兴早就搬了,优必佳靠着长兴,天马搬了,富菱搬了,亚邦正在搬,利德尔新建在化工区,华日不得不搬,或者说正在搬迁前期,华科也在搬迁途中,只是尚未上路;华润那地方还能撑几年,谁也不知道;牛塘其他厂,不搬就活不了,搬也无处可搬。而帝斯曼最复杂,南京2014年青奥会拿到了,化工厂迁出市区是必然,然而,帝斯曼能否跟着金陵石化走,是个悬案。帝斯曼与其他厂不同,其独特的工艺要求生产场地必须要有过热高压蒸汽,否则老设备就要全部报废,而且原来使用的是液态苯酐,因此必须靠在苯酐厂内,否则使用固酐,那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。从目前的形势看,帝斯曼随金陵石化搬入南京江北不甚乐观,毕竟现在帝斯曼的大股东已经不是金陵石化了。最后还有一个悬案:亚士兰。本人估计,亚士兰的处境是现在不用搬,但是早晚得搬。然而,越晚搬就越难搬。
由此看到,搬迁带来行业整合,搬迁给不同的企业带来了不同的命运。
谁笑到最后,谁就笑得。也许过不了很久,三年左右见分晓。
作为FRP工厂,也许觉得树脂厂搬迁于己无关。但是,产业链的发展是上下联动的,一批树脂厂的关闭,必然带来一批下游企业的整合。因此,UPR的整合就不仅仅是与树脂厂有关,更与下游企业有关。上游产业集约度的提高,必然带来下游产业集约度的同步提高。很难想象,如果中国只剩下二三十个树脂厂,下游还会有二万多家玻璃钢加工厂。作为玻璃钢厂,如果不能认清形势和发展趋势,与那些能够存活下来的树脂厂结成战略合作,那么很有可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被边缘化。有钱买不到树脂的日子,不是不可能来临,哪怕只是几个月,也足以决定下游企业的生死。
因此,搬家--正在整合中国的复合材料工业。